邻友圈

搜索
查看: 28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不吸烟、坚持锻炼……55岁却患上肺癌!这种“癌症性格”毒害全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规律、坚持锻炼、从不吸烟……这样的人竟也会被肺癌盯上?
7月13日,河南郑州一名55岁男子的遭遇登上热搜。他几乎具备所有我们认为的“健康习惯”,却不幸确诊肺癌。医生深入问诊后,揪出了一个常被忽视的“元凶”——长期生闷气!原来这位男子长期处于家庭高压环境,家人习惯性抱怨,导致他情绪压抑、烦躁不堪。医生一针见血地指出:情绪是重要的促癌因素!健康不仅需要规律作息,更要守护好心情,避免生闷气!

爱生闷气≈癌症性格
经常生闷气的人,真的更容易得癌吗?答案是:确实!海南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宋少军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心理因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胃癌、肝癌甚至颅内恶性肿瘤等,与易怒、“小心眼”、过度压抑自己情绪有关。这种爱生闷气的性格,在心理学上被称作“C型性格”。C就是英文Cancer(癌症)的首字母。C型性格的特点主要是:逆来顺受、爱生闷气、敏感多思,常常压抑愤怒,让自己长期处于慢性压力中。河南郑州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治医师李艳艳曾在郑州晚报刊文介绍,“C型性格”的人内分泌更容易紊乱,器官功能活动易失调,随着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免疫系统识别和消灭癌细胞的监视功能会大打折扣,因此容易患上癌症。有研究表明,C型性格者肿瘤发病率比一般人高不少。
生闷气从内到外“全方位”毒害自己
生闷气是真的“有毒”!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宋恩峰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爱生气,长期应激不良会造成身体出现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偏头痛、哮喘、大量脱发等疾病,生闷气等负面情绪对人的影响不容小觑。1. 伤心脑生气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这的确会加重心脑负担,这时往往容易突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不少心脑血管疾病都受情绪因素影响,比如临床上冠心病病人生气后,容易胸闷胸痛;高血压病人大怒后,容易面赤耳红,出现剧烈头痛。2. 伤肠胃总生气,肠胃功能也会受影响。生气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胃肠血流量降低,容易引发胃肠“消极怠工”,蠕动减速,食欲不振。3. 伤乳腺对女性来说,长期处于生气等不良情绪状态,可能会使孕酮减少,雌激素相对增高,容易造成乳腺增生。4. 升血糖河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博士孙新宇2015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生气、发怒等情绪变化都可使血糖上升。因为情绪紧张变化时,交感神经高度紧张和兴奋,机体为应付各种刺激,肾上腺分泌更多激素,这些激素可抑制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血中葡萄糖的含量,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5. 长结节总是处于生气等负面情绪中,还与甲状腺结节、妇科肿瘤等有一定关系。6. 长色斑湖北武汉市中医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孙邦梅2020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如果每天都处于焦躁状态的女性,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瘀于颜面,要比心平气和的女性更容易诱发黄褐斑。

拒绝“内伤”!从今天起给心情松绑

当下,工作压力大,情感沟通少,人们容易被紧张、压抑、烦恼所困扰。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肿瘤科主任中医师杨静2024年在医院公号刊文呼吁,不生气、不钻牛角尖,凡事都想开点!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尝试做一些事情,帮助缓解心情,释放压力。1. 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焦虑、抑郁会引起睡眠质量的下降、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也会引起情绪问题,所以保证充足优质睡眠,是稳住情绪的第一道防线。2. 远离焦虑的源头,积极一些分析找到让你焦虑、抑郁的“根源”,能避则避!远离焦虑,多靠近阳光积极的人,让好情绪“传染”你。3. 遇事别钻牛角尖,放过自己放过自己,拥抱“不完美”。健健康康就是最大的幸运!别在“心理内耗”的牛角尖里死磕。记住:“允许一切发生,不是躺平,是智慧。”经常做一些深呼吸、回忆开心美好的事情、听优美舒缓的音乐、寻找合理发泄的窗口,或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找到属于你的“情绪灭火器”。

最后,多一份豁达,少一份闷气;多一份快乐,少一份“内伤”。扬起嘴角,用微笑迎接每一天。

转自【健康时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二手市场


触屏版| Archiver|小黑屋|东坝网|邻友圈 ( 京ICP备05082545号

GMT+8, 2025-7-20 05:30 , Processed in 0.015534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举报渠道:010-64777377
举报邮箱 :adwangjing@qq.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65 京ICP备05082545号 营业执照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